本文内容:
一帶一路構思提出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註。 中國提出兩個符合歐亞大陸經濟整合的大戰略: 1、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 2、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 兩者合稱——“一帶一路”戰略。 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涵蓋東南亞經濟整合、涵蓋東北亞經濟整合,並最終融合在一起通向歐洲,形成歐亞大陸經濟整合的大趨勢。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從海上聯通歐亞非三個大陸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形成一個海上、陸地的閉環。 涵蓋範圍 絲綢之路經濟帶圈定:新疆、重慶、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廣西、雲南、西藏13省(直轄市)。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圈定:上海、福建、廣東、浙江、海南5省(直轄市)。 共計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各地定位 根據《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提出:發揮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與中亞、南亞、西亞等國家交流合作,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 利用長三角、珠三角、海峽西岸、環渤海等經濟區開放程度高、經濟實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大的優勢,加快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支持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充分發揮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福建平潭等開放合作區作用,深化與港澳臺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 推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和舟山群島新區建設,加大海南國際旅遊島開發開放力度。加強上海、天津、寧波-舟山、廣州、深圳、湛江、汕頭、青島、煙臺、大連、福州、廈門、泉州、海口、三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設,強化上海、廣州等國際樞紐機場功能。以擴大開放倒逼深層次改革,創新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形成參與和引領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成為“一帶一路”特別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發揮海外僑胞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獨特優勢作用,積極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為臺灣地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作出妥善安排。 ——對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四地的定位是: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通道、商貿物流樞紐、重要產業和人文交流基地。 ——對沿海諸市的定位是:加強沿海城市港口建設,強化國際樞紐機場功能。 ——廣西的定位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雲南的定位是: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 ——對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的定位是:建設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窗口。 ——打造重慶西部開發開放重要支撐和鄭州、武漢、長沙、成都、南昌、合肥等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是東北亞區域的核心區域 此外,“願景與行動”還明確了其他相關區域的功能定位。 絲路新圖 1、北線A:北美洲(美國,加拿大)——北太平洋——日本、韓國——日本海——海參崴(紮魯比諾港,斯拉夫揚卡等)——琿春——延吉——吉林——長春(即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蒙古國——俄羅斯——歐洲(北歐,中歐,東歐,西歐,南歐) 2、北線B:北京——俄羅斯——德國——北歐 3、中線:北京——鄭州——西安——烏魯木齊——阿富汗——哈薩克斯坦——匈牙利——巴黎 4、南線:泉州——福州——廣州——海口——北海——河內——吉隆坡——雅加達——科倫坡——加爾各答——內羅畢——雅典——威尼斯 [19] 5、中心線:連雲港——鄭州——西安——蘭州——新疆——中亞——歐洲 戰略實施 中國政府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沿線國家的溝通磋商,推動與沿線國家的務實合作,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收獲早期成果。 高層引領推動 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等國家領導人先後出訪20多個國家,出席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系對話會、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就雙邊關系和地區發展問題,多次與有關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進行會晤,深入闡釋“一帶一路”的深刻內涵和積極意義,就共建“一帶一路”達成廣泛共識。 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作演講,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參加2013年中國-東盟博覽會時強調,鋪就面向東盟的海上絲綢之路,打造帶動腹地發展的戰略支點。 2014年8月,習近平出訪蒙古國時,表示歡迎周邊國家“搭便車”。 2015年2月1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主持會議並講話。 2015年3月,為推進實施“一帶一路”,讓古絲綢之路煥發新的生機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亞歐非各國聯系更加緊密,互利合作邁向新的歷史高度,中國政府特制定並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2015年5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啟對歐亞三國的訪問,首站抵達哈薩克斯坦。此次訪哈可視作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落實之旅,將進一步助推“一帶一路”的建設。 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表示“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簽署合作框架 與部分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與一些毗鄰國家簽署了地區合作和邊境合作的備忘錄以及經貿合作中長期發展規劃。研究編制與一些毗鄰國家的地區合作規劃綱要。 推動項目建設 加強與沿線有關國家的溝通磋商,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投資、資源開發、經貿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態保護、海上合作等領域,推進了一批條件成熟的重點合作項目。 中國積極開展亞洲公路網、泛亞鐵路網規劃和建設,與東北亞,中亞、南亞及東南亞國家開通公路通路13條,鐵路8條。此外,油氣管道、跨界橋梁、輸電線路、光纜傳輸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成果。這些設施建設,為“一帶一路”打下牢固的物質基礎。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現實可行的通道路線是:日本——韓國——日本海——紮魯比諾港——琿春——吉林——長春——白城——蒙古國——俄羅斯——歐盟的高鐵和高速公路規劃。 完善政策措施 中國政府統籌國內各種資源,強化政策支持。推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發起設立絲路基金,強化中國-歐亞經濟合作基金投資功能。推動銀行卡清算機構開展跨境清算業務和支付機構開展跨境支付業務。積極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推進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 2013年10月2日,習近平主席提出籌建倡議,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等在內21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的財長和授權代表在北京簽約,共同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發揮平臺作用 各地成功舉辦了一系列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國際峰會、論壇、研討會、博覽會,對增進理解、凝聚共識、深化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5年12月2日,由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主辦、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部承辦的“一帶一路”戰略與大型企業“走出去”國際工程人才培養研討會在清華大學成功舉辦。 本次研討會還特別安排了主題研討環節,與會代表針對“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下,大型企業“走出去”國際工程人才需求及培養,展開了熱烈討論。研討環節由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副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吳甦主持,各企業代表紛紛從當前國際工程管理人才存在的問題以及企業自身需求出發,提出了對於國際工程人才培養的需求和建議,並希望與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加強合作,共同助力“走出去”國際工程人才培養。 高校聯盟 新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成立於2015年5月22日,由西安交通大學發起,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所大學先後加入。新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是海內外大學結成的非政府、非營利性的開放性、國際化高等教育合作平臺,以“共建教育合作平臺,推進區域開放發展”為主題,推動“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大學之間在校際交流、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文化溝通、政策研究、醫療服務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增進青少年之間的了解和友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服務“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及歐亞地區的發展建設。 2015年10月17日,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籌委會文化傳承創新高端學術研討會在敦煌舉行。來自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蘭州大學和俄羅斯烏拉爾國立經濟大學、韓國釜慶大學等46所中外高校在甘肅敦煌成立了“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以探索跨國培養與跨境流動的人才培養新機制,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46所高校當日達成《敦煌共識》,聯合建設“一帶一路”高校國際聯盟智庫。聯盟將共同打造“一帶一路”高等教育共同體,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大學之間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全面交流與合作,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旅遊聯盟 2015年10月17日,中國30余“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在古都開封聯合組建“一帶一路”城市旅遊聯盟,共同譜寫絲路華章。該聯盟旨在旅遊發展、節慶活動、旅遊品牌培育、旅遊市場開發、旅遊客源互送、媒體宣傳和國際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將全方位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旅遊交流。該聯盟通過了《“一帶一路”城市旅遊聯盟章程》和《“一帶一路”城市旅遊聯盟開封宣言》。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